“借人物之苦酒,浇胸中之块垒”————14级汉语言文学课堂小记

20171023日下午220分,浙江万里学院教学巡查小组高伟云老师和学生代表来到3326教室,对汉语言141-143班的《中国古代戏曲专题》课程进行了听课与巡查,该课程由文传学院袁韵老师主讲。

课程开始后,袁老师首先带同学们回顾了之前课程的内容,即元杂剧《汉宫秋》的剧情简介——该剧是元初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取材自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这一故事——交代完相关背景,袁老师便向同学们抛出了上节课布置下的思考题:“《汉宫秋》对前代昭君故事做了哪些改编?”,伴随着积极踊跃的发言,先后有三位同学贡献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分别从时代背景、主人公命运以及故事的悲喜剧性质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在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肯定后,袁老师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归纳,并阐明了改编背后的思想意蕴。

袁老师指出,作者之所以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命运做出改编,实则是为了更好地凸显该历史剧的主题:剧中昭君的形象正是歌颂了当时如文天祥一般坚持气节,宁死不屈的仁人志士;而剧中毛延寿贪财求荣的形象实则贬斥了国破家亡之时庸碌无为,尸位素餐的一众臣子;剧中失去自由,命运操纵于他人之手的汉元帝更是如那“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唐明皇李隆基一般,是南宋末年数位亡国之君的真实写照。马致远目睹大厦将倾,偌大南宋亡于蒙元异族之手,家国衰败之痛无以言表,只得借剧中人物之口抒发乱世中无法主宰命运的悲哀;而正是剧中包含的多重悲剧特征,将《汉宫秋》这样一部历史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那个时代的哀恸,来表达这个时代的痛楚,这也是元杂剧中所有历史剧的共同特点——即借古喻今手法的运用”,娓娓道来之余,袁老师还不忘以小见大,向同学们点明了这一类体裁的特点,深化了课程主题。

课后,高伟云老师对袁老师备课细致认真,讲课声情并茂的教学风格做出了肯定,并提出希望加强教室内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营造出更为生动的教学环境的建议。

(文/叶子嘉)


发布时间:2017-10-23被阅览数:626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