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傅佳璐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10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Educational Psychology


课程代码:1J10225                                                    学分:2.0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

开课对象英语专业教育模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下学与教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教育心理问题,提高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丰富其专业知识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学生心理特征、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教学与评估等内容。第二,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学习观与教学观,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重点支持以下毕业要求指标点:

 2.3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体体现在,通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今后可以自主学习教育心理学,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可不断适应教育心理学的新理论和新发展。

 2.5 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了解并遵守所学专业的伦理和职业道德。具体体现在,教育心理学为学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学生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并且引导学生在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时遵守教育行业的伦理和职业道德。

 2.8 了解语言学基本概念,掌握英语翻译或者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相应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相关业务能力。具体体现在,通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融合课程思政内容,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内容与德育相关内容融合的设计,使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达到思想道德要求,使学生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 教育心理学概论(课内2学时)

通过了解学与教这一个系统过程中影响教学过程的五种要素和三种活动过程,理解教学即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双重意义,以便使学生既掌握科学的教学规律,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要求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特别是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其中行动研究法不失为教师参与研究的可行方法。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德育要素及内容]

  1.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外,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

2.  培养学生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使学生不仅能理性地看待西方价值观,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的外语人才。

2. 学生心理特征(课内6学时

通过理解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观及其发展的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以及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的理念。要求学生把握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掌握个体差异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特别是智力和学习风格差异)在因材施教中的实际意义。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德育要素及内容]

  1.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外,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

2.  培养学生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使学生不仅能理性地看待西方价值观,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的外语人才。

3. 学习的基本理论(课内10学时)

通过把握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要求学生理解学习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派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吸取的趋势,并且理解和把握各派别的学习原理及其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德育要素及内容]

  1.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外,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

2.  培养学生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使学生不仅能理性地看待西方价值观,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的外语人才。

4. 学习动机(课内6学时)

通过把握学习动机的作用,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的意义,特别是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学习需要形成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学习需要的方法,并且学会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以便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德育要素及内容]

  1.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外,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

2.  培养学生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使学生不仅能理性地看待西方价值观,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的外语人才。

5. 教学与评估(课内8学时)

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特点,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手段、程序、环境及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谋划,形成教学思路和方案的导教促学过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组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并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并且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主要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德育要素及内容]

  1.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情怀和较高的政治素质。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敬业、守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外,思考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起来。

2.  培养学生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使学生不仅能理性地看待西方价值观,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视角的外语人才。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心理学分支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量较多,就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并未有过先修课程,学习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讲授教学法为主,研讨式教学与实验为辅,并且引入行为训练,即教学技能的培训。同时,注重学生德育素质培养,将课程知识和德育要素内容有机整合,形成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力支撑,注重德育目标的实现。

四、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理论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其中研讨学时

1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1.5



0.5

2

0.5

2

2

认知发展

1.5



0.5

2


1

3

个性、社会性与道德发展

1.5



0.5

2


1

4

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

1.5



0.5

2

0.5

2

5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

1.5



0.5

2

0.5

1

6

学习的认知观点

1.5



0.5

2

0.5

1

7

复杂认知过程

1.5



0.5

2


1.5

8

学习科学和建构主义

3



1

4

0.5

2

9

学习和动机的社会认知观

1.5



0.5

2


1

10

学习动机与教学

3



1

4

0.5

1.5

11

学习环境的创设

1.5



0.5

2


1

12

为每个学生而教

1.5



0.5

2

0.5

1

13

教学评估、评分以及标准化考试

3



1

4

0.5

2

合计


24



8

32

4

18

课外学习要求:

 1.课前应将要上课的内容预习, 课后复习相关内容,从而完成学生任务,学生任务以教材书上的主题为主,开展讨论和课堂展示。(11.5 学时)

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2.查找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教学参考书。(6.5学时)

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论文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占50%,主要考查各章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包括课堂展示、小组活动、研讨报告、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教学设计等。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8。此外,在平时成绩中增加思政元素考核部分思政评价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改进程度、学习过程表现、思政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多途径记录、多维度考察,给予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期末论文占总评成绩50%,考核方式为期末论文,内容涵盖整册教科书以及课堂讲授内容。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2.32.52.8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 罗伯特·斯莱文(美)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10版,英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5

 2. 伍尔福克(美)著,《教育心理学》(第1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

 3. 罗伯特·斯莱文(美)著,吕红梅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10版,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8

 4. 伍尔福克(美)著,何先友等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

 5. 伍尔福克(美)著,伍新春等译《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第1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

 5. 教师资格认写考试编写组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6.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第4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4